矿物油型真空泵油的发展历程
我国现有的1# 真空泵油SY 1634-70 (88)是60 年代初参照苏联гОСТ7903-56、ВМ24 标准制订的(表1) , 该产品品种单一、质量指标不齐全。只能满足一般粗真空级别用油, (20℃饱和蒸汽压仅为5. 3×10-6 kPa) 而且是在20℃条件下测定的饱和蒸汽压。一般泵温均在50℃左右, 夏天随着环境温度上升, 有些泵温甚至高达70~80℃。据真空技术网(www.chvacuum.com)查相关文献得出,工作温度对泵的极限压力和抽速有很大影响: (图1)
图1 极限压强与油温的关系
由于1# 真空泵油在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不完备性, 使其在应用中低分子油逸出造成真空抽不上, 有些对极限压力要求高的用户只好去买2# 扩散泵油, 甚至用275 硅油来替代真空泵油使用, 这种昂贵的代价虽能解决问题, 但不一定可取。
80 年代, 大连石化公司根据真空技术的发展需要, 制定了直联高速真空泵油Q /SH0112049-89 的企业标准。该标准参照ГОСТ23013-78ВМ4 制订, 达到国外一般水平。(见表1) , 直联高速真空泵油极限真空较1# 真空泵油有较大的提高(极限全压力1. 84×10-3 kPa、20℃饱和蒸汽压4×10-7 kPa) , 但粘度与1# 真空泵油一样(均在V G 100±) 无变化。粘度指数及闪点等无较大突破, 对真正用于直联真空泵上来说是有缺陷的。
表1 真空油的标准(看不清可另存图片至本地查看)
近年来, 直联式旋片泵有向小型高转速发展的倾向, 如直联式真空泵转速> 1400r/min, 有个别温度甚至为120℃, 变得相当高了。另外,真空泵的转速越高, 泵部件加工精度越高, 使摩擦件的间隙越小, 因此, 选择真空油的油品粘度也相应越低。在保证真空密封和润滑的条件下, 粘度越小, 冷却效果越好, 反之, 选择粘度较大的真空泵油, 即使真空泵油技术级别相同, 也会因摩擦付表面线速度较高, 产生动力消耗增大,油温升高, 易破坏油膜, 造成降低真空等弊端。
1987 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 的石油产品分类和规格分技术委员会与压缩技术委员会共同发表了真空泵油分类, 根据泵的类型、真空度和有无腐蚀性气体划分(见表2)。
表2 ISO 6743/3A -1987(看不清可另存图片至本地查看)
1992 年, 中石化公司制订了《矿物油型真空泵油》行业新标准SH 0528-92 (表3) , 该标准参考了国际先进国家的真空油标准, 如日本真空、松村、出光、英国Edwards、法国Alcatel、德国Leybo ld、美国Varian 等十四种矿物型机械真空泵油, 进行理化分析, 作为该标准的参考依据(见表4) , 并按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品(加剂型) 和一级品(不加剂) 二个等级。(原1# 真空泵油保留在100 粘度等级为合格品档次) , 新标准的真空油有三个粘度牌号(V G46、V G68、V G100)另有二个暂行试用牌号: (V G32、V G150)。该油具有粘度可选择性, 粘度指数、闪点高, 耐热性好、油水分离性强, 不易乳化、饱和蒸汽压低等优点。与国外同类矿物型真空油水平接近, 基本可取代同类产品在国外真空泵上的使用。
表3 SH0528-92 标准真空泵油技术要求(看不清可另存图片至本地查看)
表4 国外机械真空泵油性能分析结果(看不清可另存图片至本地查看)